城市的交通日益困扰着有车生活,“堵车”成了人们习以为常却又最头痛的事,不少刚开上车的有车族更为此患上了“路怒症”。车越来越多,路越来越难走,这早已成为众多车主最深切的感受。然而每天上下班高峰期,在城市拥堵不堪的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中,其实还 有很多都是空载的状态。
郑也夫:北京“交通智囊”表示 北京交通 越来越堵是因为决策失误!政策上过于偏袒有车族。这种偏袒体现在降低有车族用车成本和 路权两个方面。
每个大城市都为伺候日益增多的轿车投入了巨额的修路费、养路费。这笔钱该由谁出?政府本身并不产生财富。这个费用实际上都是 纳税人出的,那每个纳税人该掏多少修路钱?应取决于他对道路使用的多寡。轿车数量的增长导致道路修建费用的激增。使用轿车的人当 然应该对此承担更大的责任。
这笔钱到底应该交多少,这两年我没有继续跟踪相关数字,但之前我有过计算。2001至2005年北京市城郊道路计划投资490亿,平均每 年投资98亿。2003年全市机动车共缴纳养路费30亿元,占全年市郊道路修建费的30.6%。也就是说,机动车承担的道路修建费不足三分之 一。其余三分之二,要全体公民们一同承担。北京这些年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,修这么多路?是因为轿车的增加。我判断,一个有车人占 用路面是无车人的八倍,有车人支付的养路费就应该是无车人的8倍以上。而2004年,机动车共缴纳养路费32亿,其中轿车缴纳18.7亿, 其他机动车缴纳13.3亿。全体就业者(640万人)共同缴纳66亿,人均1031元。有车人实际上缴纳的养路费(1320元+1031元)是无车人 (1031元)的2.28倍。也就是说,轿车族只缴了他们该缴的28%。一些有车人会说:我开车很少啊。正是为了贯彻少消费少付出,才有燃 油附加税的思路。但是燃油附加税过低,还是没有贯彻谁用路谁花钱的逻辑。
郑也夫表示:要想扭转现在的局面,靠限行和摇号是没有多大作用的,更重要的是让有车族自愿放弃开车上下班。人人可以拥有轿车 ,但是不能开车上下班,可以周末开车出去玩。轿车其实不是上下班的交通工具,而应该是“玩具”!
要让有车族改变认识,要做的其实也很简单。首先,提高燃油税。其次,机动车不可以随意停放,如果道路两边可以随便停车,那么 道路就永远处于“栓塞”状态,不可能畅通。我认为必须增加惩罚力度;而更重要的还是要减少漏网者。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增加执 法人员。这样做的物质条件是现成的:罚金正好作增员的上岗费。
总结:其实对于没有私家车的上班族来说,每天挤公交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。对有私家车的人而言,每天上下班基本都在空驶,如果 可以搭上两三位顺路的人,一来路上大家聊聊天不寂寞,二来还可以每月有点额外收入来贴补车的费用,这样总比空载好一些。